平台推荐,正好谈点感悟。
万事的出现,都讲究一个时机。对则大成,早或晚就不成或小成。所以,基于这个层面上讨论,你这个问题不成立。
第一,农业信息化发展多年,缺少一条清晰的脉络,摸石头过河,项目成功少,失败多。逐渐形成一些负面的空间,有点违背初心。“数字农业”的提出,指明农业信息化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应该由数字化逐步发展到智能化,智慧化。应该说是比较务实的。
第二,从数字农业到底能解决农业上的哪些问题这个角度来谈,容易让人误解,认为没用。实际上数字化并不能直接参与到解放生产力中去,谈啥效益?恰恰,数字化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是传统农业向未来农业大战的基础和支柱。理解到这个层次上,我们关注的点也许就不是一时的效益了。
第三,当一个项目只有国家支持着科研院所在做,那是在探索,占领科研的高地,甚至去影响一批人,觉悟一批人。使命就当如此。但是,如果一些大型的企业已经布局或者操作一个项目,那这个项目所代表的方向就有希望获得大成功。腾讯,华为,以及极飞等企业已经在数字农业上展开了布局,你说还是骗人的吗?
第四,认清楚互联网+农业的概念,农业产业互联网的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比较才是得救之道。二者要做的内容相同,但主体不一致,正好相反。前者是一群做互联网的人,想用互联网工具去改造农业,倾向于将互联网的基因注入到农业中去,后者是一群做农业产业的人想在农业产业发展升级中去拥抱互联网,倾向于用互联网的工具去解决产业中的问题,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的一个过程。数字农业就是从产业互联网中脱胎出来的概念,使命是生产、积累、汇总农业产业发展中的数据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数据资源的基础设施。这个战略地位一定程度上不是资金来衡量的。
第五,想说点数字农业如何发展的问题。既然已经能够理解数字农业旨在建设农业产业数字基础设施,那么数字农业的发展前期依然需要国家/地方政府来投入,市场选择使然。通过经费、奖补等措施做引导,实现市场的培育。未来,在数字化农业平台上发展出各类型的业务系统,解决方案才是解放生产力的利器,那个时候,在市场的引导下,数字农业的成果一定会有人来买单的。
以上。
-
扫码下载安卓APP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手Q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
返回顶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