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我国开源从“大”到“强”,走向世界,openEuler如何做到?

文/黄海峰

建在沙滩上的大厦很难持久。

说起数字经济大厦,你可能会想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5G等热门词汇,但其实这些只是数字经济的支柱,埋藏在这些支柱之下的地基,便是基础软件和硬件。我国数字经济大厦正建立在怎样的地基之上,是否坚固?

早在1999年,时任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提出,“中国信息产业缺芯少魂”。这里的“魂”就是操作系统,服务器、云计算等场景操作系统,是基础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地基大部分来自国外,不够稳当。

面对这份历史重任和市场前景,国内有识之士纷纷积极行动。华为在2019年将其倾注10余年心血的欧拉系统正式开源一度引起人们热议。2021年底,欧拉开源操作系统(openEuler)被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

经过两年发展,openEuler累计装机量超过170万,基于欧拉商业版操作系统在新增市场中的份额,截至今年6月达到19%。值得一提的是,近日麒麟软件等9家伙伴发布基于openEuler 22.03 LTS操作系统商业发行版,展示出欧拉社区的强大力量。

但有许多网友好奇,国内数字基础设施操作系统目前发展如何?openEuler这个开源项目的商业进展,该如何看?未来openEuler如何扎根世界,走向未来?

国产操作系统崛起之路,挑战与机遇并存

我国数字基础设施软件需求量大。比如《中国服务器操作系统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服务器操作系统装机量达到350.8万套,商业版服务器操作系统装机量达到164.9万套。另据IDC预测,我国服务器操作系统市场到2024年至少有6-8倍增长空间。

在过去的数十年,我国在基础软件领域积极发展自身核心技术,建设开源生态,但也遇到了不少的挑战,笔者将其总结为四点。

其一,从全球发展看,在基础软件中的操作系统领域,微软、红帽等美国企业占据绝对优势,国产操作系统技术和人才积累相对薄弱,市场占有率较低。

其二,绝大多数开源基金会和开源项目都位于美国,我国开源社区发展较晚,对核心技术掌握程度不足。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表示,我国开源界呈现“三多三少”特点,即“使用多、投入少”“贡献多、主导少”“研究多、转化少”。

其三,CentOS停服背后是国外厂商商业模式的变化,尤其是在美国近期出台“不允许将安全漏洞共享到中国”的新规则后,国内企业对使用国外系统打上问号。如何稳步推进国产操作系统的自主创新与市场推广成为了国产系统操作系统企业关注的焦点。

其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不断发展,带来数据量巨增及数据类型的丰富,对服务器操作系统提出更高要求,催生了服务器操作系统市场的变革。

openEuler商业进展惊人,结出硕果

在服务器、云计算、边缘计算、嵌入式等场景的操作系统领域,一股开源新势力崛起——过去两年,openEuler以惊人的成长速度,取得了不菲成绩并结出硕果。

在装机量方面,openEuler在过去的半年时间,整体装机量从102万套增至170万套,新增市场份额从15%增至19%,预计今年底将达到25%,与当前领先的Windows Server等美国公司开发的三种操作系统同处第一梯队。

“按照这个趋势,2023年欧拉一定会成为中国新增市场份额第一,并在几年后成为中国存量市场份额第一。”华为计算产品线总裁邓泰华此前表示。

在生态构建方面,openEuler社区汇聚了340多家全球企业成员,覆盖整个产业链,包括芯片、部件、整机、OSV等各个行业ISV。同时,近万名开源贡献者参与社区基础创新和版本开发,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1500多个城市的用户累计下载超过54万次。

在核心技术和产品方面,openEuler已经实现对主流计算机架构100%覆盖,支持X86、ARM、RISC-V、Power、LoongArch、SW-64全部主流CPU指令集,同时支持NPU、GPU、DPU等多样性异构算力,适配超过100款整机及300款板卡,成为支持多样性算力的优秀开源操作系统。

对于上层应用,华为与伙伴协同适配1万多款应用,100%支持主流应用场景,满足各行业不同的应用需求。同时,借助分布式套件,欧拉还与鸿蒙实现了互通,前者覆盖“云、管、边”,后者覆盖“端”,联手服务于数字全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麒麟软件、统信软件、麒麟信安、SUSE、普华基础软件、中科创达、拓林思、科东软件、中科院软件所9家华为合作伙伴近日发布基于openEuler 22.03 LTS的操作系统商业发行版。

麒麟软件高级副总经理韩乃平表示,欧拉开源社区产业定位清晰、技术路径符合趋势、运作治理开放透明、资源汇聚卓有成效、商业化应用发展迅速,给其他开源社区发展塑造了样板。

统信软件行业事业部总监任紫东指出欧拉社区中有大量的SIG组(特别兴趣小组),这些 SIG 所产生的成果最终会转化为欧拉这棵大树上的累累盛果,成为整个根社区的共同收益。

麒麟信安则认为,欧拉的全场景能力能够让IT、OT、CT等领域生态更加统一,有利于互联互通,同时可以降低开发和部署的门槛,提高效率。

谈及欧拉带来的产品能力提升,中科创达执行总裁邹鹏程表示,中国创达OSWare边缘计算板,基于openEuler22.03 LTS构建,支持边云协同,多种嵌入式和边缘芯片,构建边云一体能力。

openEuler在多行业市占率第一,得到ICT力量认同

除了上述商业进展,openEuler落地于不同场景,在细分行业应用情况如何呢?据《中国服务器操作系统市场研究报告》显示,openEuler在政府、金融、能源市场以商业发行版为主,运营商、互联网市场则以企业自用版及社区发行版为主。

在政府行业中,2021年,openEuler装机量市场占有率第一,达到35.2%。同时,政府行业商业版操作系统装机量达到35.6万套,openEuler市场占有率过半,达到54.8%。

在运营商行业中,2021年,openEuler装机量达到36.3万套,市场占有率第一,达到32%。同时,运营商商业版装机量达到15万套,openEuler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达到16.7%。

据笔者了解,三大运营商均基于openEuler发布了商业发行版,同时积极投入社区共建。其中,中国电信CTyunOS自研系统在全国已上线10000+台,并紧跟openEuler社区,每6个月发布一个正式版本,参与SIG组超过5个,提交PR超过200个。

中国移动“智能新在线”营销服务中心,服务用户9.5亿,此外,中国移动正在完成基于openEuler的全栈迁移,累计迁移物理机300+台,累计迁移业务应用26个,计划未来两年完成100%迁移。

中国联通CULinux操作系统已全面在联通云骨干云池、边缘站点、客户IDC内展开部署,支持更加优化的北向服务。

在金融行业中,2021年,openEuler市场占有率达到23.3%,排名第二,增速第一。同时,金融行业商业版装机量达到24.1万套,openEuler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达到24.5%。

在能源行业中,2021年,openEuler市场装机量达到12.2万套,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达到20.5%。

欧拉开源模式四大支柱,未来可期

对于openEuler如同开挂般取得上述一系列的喜人成果,笔者认为值得大家关注的信息有两条。

一是170万的装机量足够“货真价实”。要知道这个数据是伙伴基于欧拉商业发行版的装机量,不是开源之前华为已有的装机量和使用情况。华为从2010年左右开始研发EulerOS操作系统,经过十年的打磨,EulerOS在华为内部成熟并大规模应用,在海外装机也颇多,包括服务器端和终端等设备。openEuler这个170万装机量,显然没有计算华为自身此前的使用。

二是19%的新增市场占有率足够“得来不易”。两年时间从0%到将近20%的新增市占率,这个成绩对于一个开源项目来说,非常不易,对于操作系统这种大型的基础软件项目更是难上加难,而且这一数字预计在年底会达到25%,也就是openEuler将做到服务器操作系统“四分天下有其一”。

比起成绩本身,我们更关注的是openEuler如何做到?“欧拉社区能够不断发展,关键有四个符合,符合技术趋势、符合开源规律、符合产业需求、符合商业战略。”openEuler社区理事长江大勇如此总结。

第一,符合技术趋势,欧拉社区专注于建设数字基础设施的操作系统和生态底座,承担着支撑构建领先、可靠、安全的数字基础的历史使命,既要面向服务器,又要面向云计算、边缘计算和嵌入式实时。随着欧拉与鸿蒙系统协同推进,openEuler逐渐提供数字基础设施全场景支持。

第二,符合开源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尊重社区发展规律,社区的初始定位为企业主导、产业共建、社区自治三个发展阶段。有序升级社区治理架构,在恰当时机进行捐赠,符合开源界的惯例。openEuler坚持共建、共享、共治理念,激发社区伙伴积极性。

第三,符合产业需求,简单来说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立足中国、面向全球。欧拉社区伙伴共建数字基础设施底座,共同创新平台,伙伴面向行业构建差异化应用。

第四,符合商业战略,华为放弃商业发行版,不从操作系统追求直接商业回报,而是通过自身技术优势,使能伙伴获得成功。业界合力后,汇聚政产学研用媒各界资源,促进社区繁荣发展。

在笔者看来,这四个符合也就是欧拉开源社区发展的四大支柱,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社区在符合技术趋势和开源规律的同时,也具备产业需求、产业共建,同时从一开始就制订了清晰的商业战略,这样才能让欧拉社区可持续发展。

笔者观察:欧拉社区砥砺前行,驶向世界的“星辰大海”

数十年的磨砺才有了openEuler今日的成绩,如果说openEuler是一个深藏功与名的黑马,那么整个江湖又是怎样的一片景象呢?全球服务器操作系统主要分为四大流派:Linux、Windows Server、Unix和Netware。

其中,Linux是开源操作系统,代码透明开放,在服务器领域占据主流地位。根据IDC在2018年的统计数据,全球服务器操作系统市场使用份额(付费+免费)中,68%的服务器采用Linux系统。根据Gartner在2020年的统计数据,全球服务器操作系统市场收入份额(付费)中,Linux的占比为35.5%。

Linux系统版本分为社区版本和商业版本。社区版本数量较多,其开发和维护的主体是开源社区,国内两大互联网厂商推出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就是基于此版本。商业版本在社区版本基础上优化而来,我们所熟知的Red Hat、CentOS以及openEuler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

Windows Server是闭源操作系统,代码不开放,由微软公司内部研发团队开发,经过多年生态建设,市场占有率高;Unix操作系统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但因为是商业版,所以要收费;Netware由NOVELL公司推出,以文件服务器为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CentOS停止维护背景下,中国信通院选取4款服务器操作系统(RHEL、SUSE、Ubuntu与openEuler)作为替换目标,对行业用户迁移意愿进行调研。从数据可以看出,openEuler及其发行版是各行业用户的第二选择,大部分企业对于迁移至openEuler持积极态度。

笔者认为,欧拉社区的诞生及迅猛发展,本质原因在于它不是一个封闭体系,而是国际开源创新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在X86服务器市场份额占据90%以上的英特尔也加入了欧拉系统共建。英特尔方面在谈及加入的原因时表示,欧拉秉持开放、透明、公正的原则,这是成为一个国际社区的重要因素。

针对此事,一家欧拉开源社区成员表示,英特尔这样的巨头级企业支持,对欧拉社区技术创新、产业生态的成熟和开发者的汇集都非常重要,这意味着欧拉在国际上得到一定认可,有望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

今年6月,全球开源软件巨头SUSE基于欧拉推出了商业发行版 SUSE Euler Linux 2.0。SUSE表示,这是迈向国产化的坚实一步,也是SUSE联合欧拉开源社区驱动国产Linux操作系统“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里程碑。

光辉榜样育新葵,接续奋斗担使命。一个产业的突破,离不开领头羊的示范作用。笔者希望,搭乘数字中国建设东风迅速成长的欧拉社区,终有一天会驶向它心中的“星辰大海”。

因为,欧拉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