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资源网

24资源分享网,分享资源,收集整理资源,有态度的分享资源网

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列表,今天我们来看看元组。想要学好元组,你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元组(元组的定义)?元组是如何创建的呢?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再看看元组的一些操作,如切片,获取元组的某值等。最后,我们学习完元组后,我们需要回答元组和列表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元组的定义

Python的元组是有序且不可被修改的数据集合。通常,使用小括号() 进行定义,元组内的元素之间使用逗号分隔。如下所示

其中 element1~elementn 表示元组中的各个元素,个数没有限制,只要是 Python 支持的数据类型就可以。你们还记得Python支持的数据类型有哪些吗?对的,我们学过的整型、浮点型、字符串、列表、元组等

从形式上说,除了元组用小括号()代替了列表的中括号[]外,其他地方元组几乎与列表一样。但元组有自己独特的特性:元组一旦被创建就无法被修改,新增,删除

从存储内容上看,元组可以存储整数、实数、字符串、列表、元组等任何类型的数据,并且在同一个元组中,元素的类型可以不同,例如,在下面这个元组中,有多种类型的数据:整形、字符串、列表、元组。

此外,我们知道列表的数据类型是list,那么元组的数据类型是什么呢?我们已经学习了通过type()函数查看数据类型,那么,我们可以type((1)),内层的圆括号表示一个元组,这个我想大家已经明白了。而外层的括号是type()函数的,用于查看数据类型。通过type()函数,我们可以知道元组的数据类型为tuple类型。

元组的创建

Python提供了两种创建元组的方式:通过()来进行创建元组和使用tuple()函数来进行元组的创建。

1.通过()来进行创建元组

通过( )创建元组后,一般使用=将它赋值给某个变量,具体格式为:

其中tuplename为变量名,element1-n都是元组中的元素,类似列表中的元素。

2.使用tuple()函数来进行元组的创建

除了使用( )创建元组外,Python 还提供了一个内置的函数 tuple(),用来将其它数据类型转换为元组类型具体格式如下

data为可以转为元组的数据,如字符串、元组等等。

例子

:我们看看,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元组创建

两种元组的创建方式和运行结果

元组的一些基本操作

1.元组中的值的访问

获取元组中的值方法与从列表里获取值一样,必须通过索引,采用[]索引访问的方式获得索引对应的值。具体操作如下:

上图中,我们依次获取了元组的第一个元素、第二个元素和第三个元素的值并输出。哪是不是有更加简单的方法获取元组中所以的元素值呢?当然,可以通过for循环来进行迭代遍历Python核心技术——循环和迭代(上)Python核心技术——循环与迭代(下)

下面我们我们通过for循环对元组中的元素依次遍历,如图所示:

如何实现通过for循环只获取元组中的第一个元素和第三个元素呢?欢迎大家

把答案写在评论区吧!

2.元组的切片操作

元组的切片操作和列表的切片操作一样,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不了解的可以看看列表的切片操作Python基础知识——列表的切片操作20。我们在这里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一下:

3.删除元组

对于创建的元组不再使用时,我们可以通过 del 关键字将其删除,例如:

Python 是自带垃圾回收功能,会自动销毁不用的元组,一般不需要我们通过 del 来手动删除。

元组与列表的区别

很多人认为元组就是一个不可变的列表,虽然很形象,但并不准确。Python在元组内部做了很多优化,既节省了内存又提高了性能,元组有自己特殊的使用场景,这是列表无法替代的。比如:

1.函数返回多个结果时,元组可以作为返回值。

2.元组作为函数的可变参数。

3.元组可以作为字典的key,可以存储到集合中。

#Python知识分享#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