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资源网

24资源分享网,分享资源,收集整理资源,有态度的分享资源网

 通讯网络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先跟随小编来看个公式👇👇👇

跟着小编来看个网络刷单案例

只要你做了一单,你的钱就已经被套进去了,“客服”会跟你说,必须做满三单系统才可以结算,也就是说你想取回之前的钱,就必须继续往里面填钱,这点是利用了受害者的“赌徒心理”,将你越套越深而无法自拔。最终受骗者被骗金额总数19799元。

 冒充熟人、  领导诈骗   

2017年5月26日下午,杨女士在单位接到自称“老板”的电话,让其明天去“老板”办公室一趟。第二天一早,杨女士准备出门时,“老板”打来电话称办公室有两领导在,让杨女士带两条软中华香烟。几分钟后,杨女士又接到“老板”电话,称现在是非常时期,送礼不方便,要杨女士帮忙转账。天真的杨女士按照“老板”吩咐将2800元通过支付宝转账到“老板”指定银行卡。之后“老板”又称钱给少了,领导不高兴,杨女士又将7200元通过支付宝转账到银行卡。过了段时间,“老板”又来电话称需要转钱,杨女士这才觉得蹊跷,联系同事后方知被骗。

警方提醒: 随着电话的普及,电话诈骗的花样也越来越多,让人防不胜防,如果不小心,很容易陷入骗子所设的圈套。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不法分子可能通过在互联网,甚至是单位和公司的公布栏就可以获取各类人员信息。    

要提高警惕,多方核实、查证,不要轻信,核实对方的身份之前,不要透露自己的信息。    

 冒充购物客服诈骗   

案例:2017年03月25日17时31分,家住良渚街道金家渡北苑的胡某接到一个陌生女性打来电话,对方称其之前在淘宝上购买的衣服质量有问题现在需要召回,之后其根据对方的指示操作并将7110.94元从支付宝转入到对方的支付宝内,但是完成之后对方并没有给其返款,于是其意识到被骗。损失价值7110.94元。

 警方提醒:骗子拨打电话或者QQ联系当事人,以淘宝系统卡单,或者物品质量有问题为由,谎称要向当事人退款,指引受害者点击木马链接,输入信息,盗转资金。

正规购物网站的退款一般将钱款转入“支付宝”、“财付通”等特定第三方支付平台或该网站支付账户内。正规客服不会直接询问银行卡号等信息,不会要求点击通过聊天工具发来的不明链接,更不会对芝麻信用分有要求。平时电脑一定要安装正规防护软件。    

 网络购物诈骗   

案例:2017年5月10日9时30分许,岳某在良渚街道通运路某公司上网时,在网上看到一条出售手机的信息,其就加了信息上的QQ,其就与对方谈妥购买一部手机,之后其就通过支付宝给对方支付宝转了388元,之后对方称需要1500元手续费,手续费事后会退还给其,其就通过支付宝又给对方支付宝转了1500元,事后其联系不上对方,其才知道被骗。损失价值1888元。

警方提醒:网络购物摸不到、触不着,所以欺骗行为也容易得逞,不良商家利用价值便宜作诱饵,用各种手段骗取网络买家的信任,绕开网络购物网站的正常交易方式,利用银行汇款等其他方式进行交易,从而达到骗钱的目的。

网上购买切莫贪便宜,对那些价格和价值完全背离的商品要谨慎,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卖家的商品价格定得太低就更要小心,一方面可能是假货,另一方面可能是旧货或者残次品。

 购买虚拟物品诈骗   

案例:2017年01月04日14时左右,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郑某看到一个陌生微信加其好友,其通过之后对方问其是否要买装备,和对方谈好价格,之后就通过微信红包给对方发了2300元,但是付完钱之后其登陆游戏邮箱并没有看到装备,于是其问对方,但是却发现对方将其拉黑,于是其意识到被骗。损失价值2300元。

警方提醒:骗子以买卖热门游戏周边产品为诱饵,诱导当事人告知微信账号、身份证号码、手机验证号后,以系统异常为由,骗取当事人连续扫描二维码,盗取当事人账户内资金。

微信账号及密码、身份证号码、手机验证码此类信息均涉及个人资金账户安全,切记不可提供给任何人。   

冒充公检法诈骗

 案例:2017年05月25日14时,陈女士接到一个自称公安局高警官的男子打来电话,对方称其涉嫌洗黑钱,需要其配合调查,之后对方让其拨打刘科长电话,一名自称刘科长的男子接听了电话,对方称需要调查其账户,让其去银行卡ATM机操作,其就来到ATM机上通过无卡存款的方式将20000元转到了对方提供的银行卡,之后对方还让其打钱,其就通过支付宝将9950元转到了对方提供的银行卡,事后其才知道被骗。损失价值29950元。   

警方提醒: 犯罪嫌疑人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以对方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为由,要求其将资金转入相应安全账户配合调查。   

公检法办案会面对面向当事人出示证件或法律手续,讲明情况。凡是不见面就要求转账的,一律不予理会。执法办案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   

 冒充公检法分解动作   

 通讯网络诈骗的共同规律   

公安机关破获的诈骗案件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诈骗分子无论花言巧语,手法如何翻新,最后都要落到一个点上,就是要所以在此要提醒广大群众,千万不要轻信那种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和银行卡的信息,如果有疑问的话,要及时打电话给公安机关,哪怕向你的亲友以及比较有见识的人询问一下、核实一下。

 通讯网络诈骗防范建议   

(向上滑动启阅)

保护个人信息,

保管好“一卡、二码、三要素”

一卡:是妥善保管好银行卡和网银盾等安全产品,不要借给他人使用。

二码: 是指电子银行密码及短信验证码。不要“一套密码走天下”,要将电子银行密码设置为数字+字母等复杂组合并定期修改;短信验证码是支付密码,绝不能以任何形式透露给他人。   

三要素:是身份证号、账号、手机号码等个人私密信息,切勿随意泄露。

 送上补救措施五招   

1

一旦汇款后发现自己被骗了,可在第一时间拨打杭州市反欺诈中心电话81234567请求帮助。

2

时拨打110报警或向派出所报案。

3

看对方的账户是哪家银行的,然后用电话拨打该银行的客服电话,输入你汇款的目标账号(骗子的账号),在提示输入密码时连续3次输入错误,这时该账号会自动锁定,时间是24小时,这宝贵的24小时将使对方无法将钱转移,避免损失扩大,也为警方破案提供时间。

4

为防止骗子用网上银行转账,可及时登录该银行的网上银行,登录时输入目标账号(骗子的账号),密码连续输错3次,该账号网银将被锁定24小时。

5

及时和要汇款的银行柜台联系,将被骗的情况向银行工作人员反映,请求帮助。小伙

做到以下十条,可以躲过99%的骗局

1

短信验证码谁都不能给

2

不规则的来电号码不接听

3

短信内的链接不随意点

4

ATM机切换成英文界面的都是诈骗

5

接到陌生来电,只要提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6

刷单赚钱是陷阱

7

钓鱼网站要提防

8

天上不会掉馅饼,中奖、补贴别轻信

9

闭口不谈卡号和密码

顺便提一句

小伙伴们可以关注余杭公安微信, 下载“钱盾”链接,可以管好你的钱袋子。

点赞转起

• end • 

(良渚派出所供稿)

温馨提醒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办案调查,一律通过上门或者请当事人到派出所等公安场所的方式面见当事人,绝不会通过电话或者网络直接调查处理,更不会要求当事人汇款、转账。与此不符的,公民可视为涉嫌诈骗行为,可直接拨打110报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