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选择学习Python没有选C是否会影响后续的实践

这是不少同学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我结合电子信息专业的学习特点来回答一下。

虽然与计算机专业整体偏软不同,电子类专业整体偏硬,但是要想有更好的学习体验,以及有更大的科研实践空间,同样要重视编程语言的学习。

Python语言是非常典型的全场景编程语言,在Web开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嵌入式领域都有比较广泛的应用,而且由于Python语言对于初学者非常友好,所以从Python开始学习编程是不错的选择。

不同的发展方向需要构建不同的知识结构,选择学习不同的编程语言对于后续的主攻方向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结合当前的实践场景来说,掌握Python语言的同学可以参加大数据、人工智能、嵌入式相关方向的课题组,而掌握C语言的同学可以更侧重嵌入式、芯片、通信相关方向的课题组。

选择学习方向一方面要考虑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点,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本学校的学习和科研场景,尽量选择实践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方向,这对于后续开展科研实践、项目实践和专业竞赛等活动,都有非常直接的影响。

按照历史经验来看,大部分同学所选择的方向基本上都会是本校的强势方向,所以在不了解更多情况的时候,要重点关注其他同学的选择。

编程语言说到底就是一种工具,而且在掌握了一门编程语言之后再学习其他编程语言也会更顺利一些,所以选择学习Python还是C都可以。我们有不少同学都是在进组之后更换了新的编程语言,大部分同学在2到4周之内都能够顺利掌握基础的编程语法。

电子信息现在是一个涵盖面非常大的专业,我们计算机专业的专硕也并入到了电子信息专业,所以电子信息专业本身的资源整合能力还是非常强的,未来读研也可以主攻计算机相关的创新方向。

最后,如果有专业学习、科研相关的问题,或者需要我的帮助,都欢迎与我交流。

举报/反馈